用电计费规则说明(含场景适用与常见问题解答)
一、适用场景
本计费规则适用于以下场景,满足不同用户的用电收费管理需求:
小区住户:符合家庭日常用电的按天统计需求
商场办公:支撑商业办公场景的灵活计费管理
二、时间型计费分类
时间型计费主要分为按时段计费和按天计费两种模式,具体规则如下:
1. 按时段计费
核心规则:将一天 24 小时分割为多个时段(如峰段、平段、谷段),每个时段设定不同的用电单价,最终按实际用电时长乘以对应时段的单价来计算总费用。
特点:单价会随时段波动,能通过价格差异鼓励用户错峰用电,更适合用电高峰和低谷差异明显的场景。
2. 按天计费
核心规则:以自然天为单位,累计当天内所有用电时段的总时长,当天仅统一扣费 1 次,且计费精度能精细到分钟,避免时长统计的误差。
特点:统计周期清晰,以一天为单位便于用户理解和核对;扣费频次低,无需多次计算费用;整体计算逻辑直观,用户能快速掌握费用计算方式。
三、常见问题解答(Q&A)
Q:今天用电 3 小时 20 分钟,会按 4 小时算吗?
A:不会按 4 小时计算。
按天计费模式下,采用 “精细到分钟” 的统计规则,具体计算逻辑如下:
实时累计时长:用电时长按实际使用情况累计,如同电表计数,每满 60 分钟自动折算为 1 小时,不满 1 小时的部分按实际分钟数统计(例如 3 小时 20 分钟即统计为 3 小时 + 20 分钟)。
当日统一核算:当天晚上会汇总全天所有用电时段的累计总时长,根据总时长计算费用,仅扣费 1 次,不存在 “不满 1 小时按 1 小时算” 的情况。
举例说明
若某用户一天内用电情况如下:
第一步:计算当日累计总时长
3 小时 20 分钟 + 2 小时 30 分钟 + 1 小时 40 分钟 = 7 小时 30 分钟(7.5 小时)
第二步:计算当日费用
若用电单价为 2 元 / 小时,则当日总费用 = 7.5 小时 × 2 元 / 小时 = 15 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