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分体空调智能控制全场景解决方案:多产品协同赋能医疗空间智慧升级

2025-07-07 11:04:49 康建顺 89

一、硬件矩阵深度解析:多元设备构建精准感知网络

(一)基础控制层:单相 / 三相控制器的场景化适配

厦门德力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
1. 单相插座式控制器:病房与门诊的 “节能哨兵”

  • 急诊室应用:集成大功率双红外发射模块,外接人体红外传感器,实现 “担架进入自动开机、室温 26℃快速预冷”,响应时间≤10 秒,确保急救环境舒适;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,当湿度>60% 时自动启动除湿模式,避免医疗设备受潮。

  • 儿科门诊场景:通过顶装微动感应(半径 5 米可调)捕捉候诊区人流密度,联动空调自动调节风量 —— 高峰时段满负荷运行,平峰期降功率 30%,同时维持 24-26℃恒温,减少儿童感冒风险。

  • 康复病房定制:支持外接温湿度传感器,为术后患者定制 “25℃±0.5℃” 恒温环境,控制器每 10 分钟采集一次数据并上传平台,异常波动时自动报警,偏差超过 1℃时触发空调强制调节。

2. 三相暗藏式控制器:医技科室的 “稳定中枢”

  • 手术室周边区域:集成互感器模块,实时监测三相电流平衡度,当某相电流波动超过 15% 时自动预警,避免空调运行影响手术室精密仪器供电;通过 RS485 组网接入医院 BMS 系统,手术开始前 1 小时自动开启 “净化预冷模式”,维持 22-24℃恒温及≤50% 湿度。

  • 病理科实验室:内置温度传感器精度达 ±0.3℃,联动空调实现 “标本存储区 20℃恒温”,误差超过 0.5℃时平台自动派发工单,运维人员通过 Modbus 协议远程重启空调或调整参数,减少人工干预对实验的影响。

  • 大型会议室场景:支持多设备协同控制,通过 LoRa 无线组网,根据参会人数(通过门禁系统数据联动)自动调节空调负荷 ——10 人以下开启 1/2 冷量,50 人以上满负荷运行,能耗较传统控制降低 35%。

(二)智能增强层:HMB01 系列的精准感知与灵活部署

  1.  HMB01-RS485 控制器:药房与 ICU 的 “数据枢纽”


  • 静配中心应用:DC5V 低功耗设计(≤0.15W)满足 24 小时连续运行需求,通过 RS485 接入医院洁净区监控系统,实现 “空调运行状态 + 温湿度数据” 一体化展示;顶装存在感应(半径 3 米可调)识别配药人员活动,无人时 30 分钟自动切换 “节能待机模式”,同时维持 22℃基础温度,避免药品变质。

  • ICU 重症监护室:支持 Modbus 协议与呼吸机、心电监护仪等设备数据互通,当空调运行异常导致室温超过 26℃时,自动向护士站推送报警,并联动备用空调启动,确保重症患者环境安全;微动感应(半径 0.2 米可调)精准识别医护人员短时进出,避免频繁启停影响设备寿命。

2. HMB01-4G 控制器:发热门诊与临时区域的 “应急先锋”

  • 新冠隔离病房:4G 通讯支持远程无接触管控,运维人员通过平台实时查看空调运行参数(如送风温度、滤网使用时长),无需进入污染区即可完成固件升级;无线 RF 覆盖 500 米,可在护士站远程设置 “消毒模式”—— 每日三次自动开启空调换气 + 紫外灯协同,风道消毒效率提升 60%。

  • 临时疫苗接种点:即装即用特性实现 1 小时快速部署,通过 4G-JSON 协议对接医院 HIS 系统,根据接种人数动态调节空调负荷 —— 上午接种高峰(8:00-11:00)满负荷运行,下午平峰期降功率 50%,单点位日节电约 20 度。

二、智能平台体系升级:从设备控制到医疗场景深度融合

厦门德力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
(一)智慧能效管理平台:医疗级数据闭环构建

1. 临床场景联动控制

  • 手术室全流程管控:对接医院手术排班系统,术前 2 小时自动开启 “预冷 + 净化” 模式,术中维持 22-24℃恒温,术后 30 分钟切换 “消毒通风模式”,空调运行数据与手术感染率分析联动,为院感防控提供数据支撑。

  • 血透中心智能策略:根据患者透析时段(如上午 8:00-12:00),平台自动设置空调 “恒温 + 高风量” 模式,避免患者因温度波动引发不适;透析结束后 1 小时启动 “空气消毒模式”,空调风速调至最大辅助消毒剂扩散,消毒时间缩短 50%。

2. 医疗级数据看板与预警

  • 感染风险预警:整合各科室空调运行数据与院感监测数据,当某科室空调滤网更换超期 + 温湿度异常时,平台自动标记 “感染风险预警”,并推送至院感科,如儿科门诊滤网超期未换时,同步触发 “加强消毒” 工单。

  • 医疗设备保障:建立 “空调状态 - 设备运行” 关联模型,如影像科 MRI 设备区域空调故障时,平台自动通知设备科与放射科,同时联动备用空调启动,确保设备停机时间≤15 分钟。

(二)智能网络管控平台:多院区与移动医疗协同

1. 区域医疗中心协同

  • 三甲医院 -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:ET2200 系统通过 4G 云部署,实现总院与 10 家社区中心空调数据互通,总院可远程查看社区中心空调运行状态,在流感季统一设置 “高温送风模式”(28℃),减少病毒传播风险;社区中心设备故障时,总院运维团队可远程诊断,维修效率提升 40%。

2. 移动医疗车智能管控

  • 应急救援场景:车载 HMB01-4G 控制器通过 4G 网络接入医院平台,救援途中即可远程开启车内空调,维持 25℃恒温;车内温湿度数据实时回传,若伤员出现体温异常,可通过平台联动调整车内温度,为急救创造适宜环境。

三、多产品协同价值:医疗场景的 “节能 - 健康 - 效率” 三重突破

(一)节能降本:从 “粗放管控” 到 “精准计量”

  • 某三甲医院实证数据

  • 厦门德力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
    • 全院 3000 台分体空调混合部署单相 / 三相控制器与 HMB01 系列,年节电约 120 万度,折合电费 96 万元,6 个月回本周期内节省成本超 80 万元;

    • 检验科等三相供电区域通过电流监测与负荷优化,设备故障率下降 35%,年维修成本减少 15 万元。

(二)健康保障:构建医疗环境 “感控防线”

  • 呼吸道传染病防控:发热门诊空调通过 HMB01-4G 远程设置 “负压通风模式”,新风量提升 100%,病毒气溶胶浓度降低 80%;平台记录每台空调消毒时间,确保每日 4 次消杀无遗漏。

  • 术后感染率优化:ICU 空调温湿度精准控制使术后感染率下降 12%,相关研究成果被纳入医院质控标准。

(三)运维效率:打造 “无接触式” 医疗运维

  • 疫情期间价值凸显

    • 运维人员通过平台远程完成 90% 的空调参数调整与故障诊断,减少进入污染区次数,职业暴露风险降低 75%;

    • 单相插座式控制器 “即插即用” 特性,使隔离病房改造时间从 2 天缩短至 4 小时,快速响应疫情防控需求。

四、未来拓展:融入智慧医院 “5G+AI” 生态

(一)5G 边缘计算协同

  • 基于 5G 网络低时延特性,HMB01 系列控制器可与手术室机器人、智能物流车数据互通,实现 “设备移动 - 空调跟随” 的动态调节,如物流车进入药房时,附近空调自动开启 “防风模式”,避免药品受气流影响。

(二)AI 预测性维护

  • 平台通过机器学习分析 HMB01 采集的 5000 + 台设备运行数据,建立 “故障预测模型”,可提前 72 小时预判压缩机磨损、传感器失灵等潜在故障,预测准确率达 85%,将被动维修转为主动保养,运维成本再降 20%。

(三)碳足迹管理对接

  • 整合空调能耗数据与医院其他碳排源,生成 “医疗场景碳足迹报告”,支持绿色医院认证与碳交易申报,如某医院通过该方案年减碳 1200 吨,获得政府节能补贴 15 万元。


从急诊室的秒级响应到 ICU 的微度控温,从固定科室到移动医疗场景,整合单相 / 三相控制器、HMB01 系列与智能平台的解决方案,以 “硬件场景化 + 平台医疗化” 的创新思路,重构医院空调管理范式。这不仅是一次节能改造,更是通过技术融合为医疗环境注入 “智慧基因”,让空调系统从 “能耗设备” 升级为 “健康基础设施”,为智慧医院建设奠定关键的环境控制基石。


电话咨询
邮件咨询
在线地图
QQ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