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南康家具产业园是全国最大的实木家具基地,喷漆车间对环境要求苛刻 —— 必须维持 25℃±1℃、湿度≤60%,否则漆面易出现气泡、开裂。但车间里的木材烘干设备(局部温度达 45℃)持续散热,再遇上赣州夏季的 “桑拿天”,空调和除湿机得 “双机齐开”,能耗比普通车间高 50%。
车间里的能耗陷阱
烘干区与喷漆区仅隔 3 米,却因设备散热形成 8℃温差,工人为让喷漆区达标,常把整车间空调调低至 23℃,烘干区 “被迫” 跟着降温,单车间日均多耗 60 度电;
午休(12:00-13:30)工人离岗后,除湿机仍满负荷运行,300㎡车间每小时浪费 1.2 度电;
梅雨季(4-6 月)降雨量占全年 40%,车间湿度常突破 70%,空调与除湿机 “连轴转”,电费直接翻倍。
4G 智能破局
HMB01-4G 雷达 “划区作战”:在烘干区和喷漆区分别部署雷达,通过智能风道系统控制冷气流向 —— 烘干区设 24℃(仅抵消设备散热),喷漆区设 26℃(精准控温),避免 “一刀切” 降温,某厂房试点后节能 35%;
“人员感应 + 时段联动”:雷达检测到全员离岗,10 分钟内自动关闭除湿机,空调切换至 28℃通风模式,单车间午休时段每天省电 50 度;
湿度 “分级响应”:联动车间顶部的湿度传感器,当湿度≤60% 时自动关停除湿机,仅靠空调冷凝水控湿;湿度超 60% 时,先启动空调强制冷(冷凝除湿),30 分钟后若仍不达标,再开启除湿机,梅雨季能耗降低 30%。

赣州是 “世界橙乡”,信丰、寻乌的脐橙冷库集群(总容量超 50 万吨)需全年维持 - 2℃±0.5℃的恒温,才能让脐橙保鲜期延长至 8 个月。但采收季(11-12 月)每天 20 小时装卸货,冷库门频繁开关导致冷量流失;非采收季(5-10 月)90% 冷库空置,却仍低功率运行 “保冷”,浪费触目惊心。
冷库的隐形浪费
采收季货车装卸时,冷库门每次开启 15 分钟,冷量流失相当于 1 台 3 匹空调连续运行 1 小时,某中型冷库(1000 吨容量)每天因此多耗 80 度电;
非采收季,空置冷库为防止管道结冰,仍维持 - 2℃,单库日均浪费 8 度电,全县 200 座冷库每年空耗 58.4 万度;
冷库附属办公区紧挨着低温库区,夏季室外 38℃,室内却因冷气渗透低至 20℃,员工常开空调制热,形成 “外热内冷” 的能耗怪圈,办公区能耗比普通办公室高 40%。
4G 智能管家
“雷达盯门 + 快速补冷”:在冷库门内侧安装 HMB01-4G 雷达,检测到门关闭后,立即向压缩机发送信号,将制冷功率从 50% 提升至 100%,让库温在 15 分钟内从 - 1℃回升至 - 2℃(传统模式需 30 分钟),某冷库冷量流失减少 40%;
“仓储数据 + 深度休眠”:对接脐橙产业大数据平台,非采收季当冷库空置率超 90% 时,自动进入 “休眠模式”—— 关停压缩机,仅保留库内风机(每 2 小时运转 5 分钟,防止空气 stagnation),通过雷达联动库外温度传感器,当库温低于 - 5℃时短暂启动压缩机(每次运行 10 分钟),非采收季能耗降低 75%;
“风幕隔离 + 温度补偿”:在冷库与办公区之间的通道安装雷达,当冷库门开启时,自动启动风幕机形成 “气帘”,同时将办公区空调从 26℃调高至 27℃(抵消冷气渗透),某冷库办公区每月省电 280 度。
章贡区的宋城古街(郁孤台、八境台周边)保留着宋代骑楼建筑,砖木结构的商铺(多经营字画、客家特产)面临 “冬冷夏热” 的难题:夏季太阳直射骑楼顶部,室内温度比室外还高 2℃(达 36℃);冬季穿堂风顺着骑楼通道灌入,室温比郊区低 3-5℃。商户为招揽顾客,常从早 8 点开到晚 10 点,空调空转时间超 4 小时。
老铺里的能耗惯性
商铺进深 8-10 米,前区(临街)因开门通风,温度比后区(仓库)高 5℃,老板为让后区凉快,常在前区多开 1 台 1.5 匹空调,造成 “前区过冷、后区刚好” 的浪费;
早市(8:00-10:00)、晚市(21:00-22:00)客流稀疏(平均每 10 分钟 1 人),空调仍按 24℃制冷,30㎡商铺每小时浪费 0.8 度电;
赣州年均 160 天降雨,潮湿天气里,字画店、干货铺需同时开空调和除湿机,能耗翻倍。
4G 智能改造
“雷达分区 + 风向引导”:在前区、后区各装 1 个 HMB01-4G 雷达,前区设 26℃(利用开门通风辅助降温),后区设 24℃,通过调整空调出风口角度(向上 45°),让冷气顺着天花板流向后区,单铺可关闭前区多余空调,节能 32%;
“客流密度联动”:雷达实时统计客流(每 5 分钟更新 1 次),当 10 分钟内客流<2 人时,自动将空调调至 28℃通风 + 低功率制冷(压缩机频率降为 50%);客流超 5 人时,恢复 26℃标准模式,某字画店非高峰时段节能 45%;
“雨天精准除湿”:在商铺顶部安装雨滴传感器,雨天时仅对后区(货物存放区)开启空调除湿功能(设定湿度≤60%),前区关闭除湿(利用开门通风散湿),某客家干货铺试点后,雨天电费减少 55%。

适应 “山地 + 盆地” 气候:HMB01-4G 雷达采用防霉菌涂层(适应赣州 85% 以上的高湿度),在山区乡镇(如瑞金)的低温环境(-5℃)下仍能稳定运行,响应速度比普通设备快 20%;
对接 “苏区光伏”:南康家具厂房、脐橙冷库多配套分布式光伏板,当光伏发电量≥10kW 时,4G 中台自动提升空调功率(快速降温 / 制冷);发电量不足时,切换至 “节能模式”,优先保障核心区域(如喷漆区、冷库核心区);
低成本适配老设备:宋城古街的老旧空调(甚至是 10 年前的窗机)可通过加装 4G 转接盒(单台 160 元)实现智能升级,无需更换设备,3 个月即可收回成本,适合中小商户。
4G 智能控制技术在赣州的应用,跳出了 “单纯降温度” 的思维,转而针对 “产业特性 + 地理气候” 定制方案:家具厂房 “控温不控区”,冷库 “制冷看采收”,古街商铺 “调温随客流”。这不仅让各场景能耗降低 32%-55%,更让 “节能” 与 “生产、经营、文化保护” 互不冲突 —— 对于赣州这样的产业城市而言,这才是最实用的 “绿色智慧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