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设备层面:12 台空调因滤网堵塞导致制冷效率下降 30%,5 台柜机的遥控器早已丢失,只能手动开关机;
管理层面:没有统一的控制中心,后勤老师每天要跑 5 栋楼检查空调,酷暑天常常汗流浃背;
行为层面:学生为了贪凉,偷偷把温度调到 16℃,甚至用书本挡住空调遥控器的感应区。
某重点小学的情况更特殊:教学楼是上世纪 90 年代的老建筑,墙体没有保温层,空调开得再足也难降温,电费居高不下的同时,师生还总喊 “热”。这些痛点,几乎是中小学空调节能改造的 “通病”。

挂机空调统一加装单相插座式控制器,直接替换原有插座,新国标 3 孔设计兼容所有型号,大功率双红外发射能 “指挥” 各种品牌空调;
柜机空调则在侧面加装红外延长线,点对点控制避免信号干扰,还能通过互感器监测电流,防止过载。
改造后:会 “思考” 的校园空调系统

语文课需要朗读,空调自动切换为 “静音模式”,风速降低 2 档;
体育课结束后学生回到教室,系统会提前 5 分钟启动强冷模式,快速降温;
考试期间则进入 “锁定状态”,温度固定在 25℃,避免任何干扰。
初一学生宿舍的空调默认温度是 26℃,初二 25℃,初三 24℃,随着年级升高逐步微调,培养节能意识;
夜间 11 点后自动切换为 “睡眠曲线”:每小时升高 0.5℃,既不影响休息,又能减少后半夜能耗。
计算机教室因为设备散热,温度比普通教室低 1℃,但会降低风速防止灰尘飞扬;
实验室的空调与排风系统联动,当化学实验产生气体时,自动关闭回风功能。
实时监测:屏幕上清晰显示每台空调的状态 ——“初三(1)班:运行中,25℃,风速 2 档”“阶梯教室:待机中,节能率 82%”;
异常报警:当某台空调连续运行超过 8 小时,系统会自动推送 “超时预警”,点击就能远程关机;
数据报表:自动生成 “班级节能榜”,每周一在升旗仪式上公布,学生们的节能热情被彻底点燃。
改造经济学:6 个月回本的 “划算账”

改造 30 间教室、8 间办公室,共投入 12.6 万元;
每月电费从 3.2 万元降至 1.9 万元,月省 1.3 万元;
减少 2 名专职管理员的工作量,人力成本年省 9.6 万元;
空调维修次数从每月 5 次降至 1 次,年省维修费 1.2 万元。
清理传感器表面的灰尘,确保感应精准;
根据季节变化优化控制策略,冬季供暖时自动关联教室人数;
收集师生反馈,给平台增加新功能 —— 比如应音乐老师要求,增加了 “排练模式”,空调会配合钢琴声自动调节风速。
当旧空调装上 “节能芯”,当跑断腿的管理变成点鼠标的操作,当电费单上的数字持续下降 —— 德力信的学校空调节能改造,改的不仅是设备,更是校园的能源管理理念。正如一位老校长所说:“最好的教育,是让孩子们在舒适的环境里,学会珍惜每一度电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