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工业生产的成本构成中,空调系统的能耗往往是被忽视的 “隐形黑洞”。尤其是在工厂复杂的生产场景下,传统空调节能方案要么治标不治本,要么实施难度大、回报周期长,让众多企业陷入 “想节能却不敢动,动了又怕不省钱” 的两难境地。今天,我们就来深度剖析工厂空调节能的三大核心痛点,并揭示HMB 系列控制器、AC618 温控器、FT 系列分体空调控制器及 AS390 数据网关组成的智能控制矩阵,如何成为这些痛点的 “终极解决方案”,为企业打造一条低投入、高回报的绿色节能路径。
一、痛点与解决方案

走进大多数工厂车间,你会发现这样的场景:凌晨三点,车间空无一人,空调却在满负荷运行;焊接工位因设备散热需要 24℃,而隔壁质检区人员舒适温度是 26℃,但空调却在统一输出 25℃的制冷量;仓库窗户明明开着,空调却在拼命制冷……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 “小问题”,叠加起来就是巨额的能耗浪费。
据权威机构测算,传统工厂空调系统因 **“无效运行”“过度调节”“场景错配”** 导致的能耗浪费比例高达 30% 以上。以一个年电费支出 500 万元的中型工厂为例,仅空调系统的无效能耗就超过 150 万元,这相当于企业每年要为 “没必要的凉爽” 支付一辆豪车的费用。
我们的解决方案:HMB+FT 系列的 “精准感知 + 场景化智能控制”
HMB01-RS485/4G 控制器:如同给空调装上了 “智慧眼睛”,其顶装的微动感应半径(0.2~5 米可调)和存在感应半径(0.1~3 米可调),能精准识别车间内人员的活动区域。当某个工位无人操作时,对应的空调区域自动切换为节能模式;当工人回到工位,空调又能迅速恢复舒适温度。这种 “人在按需供冷 / 热,人走智能节能” 的模式,从源头切断了无人区域的能耗浪费。
FT20/FT10 分体空调控制器:不仅能联动人体存在传感器,还可接入窗磁传感器。当车间窗户被意外开启时,控制器会立即识别并自动调整空调运行状态(如转为通风模式或停机),避免 “开窗开空调” 的无效能耗。对于三相大功率空调设备,FT10 的分离式设计和外接互感器功能,还能实现能耗的精准监测与控制,让每一度电的使用都有据可查。
某汽车零部件工厂的机加工车间实施这套方案后,仅人员存在感应和窗磁联动两项功能,就使空调能耗直接降低 35%,按车间年空调电费 80 万元计算,每年可节省电费 28 万元,6 个月内就收回了全部改造投资。
工厂的空调设备往往分散在多个车间、仓储区甚至办公区域,传统的运维模式需要安排专人定期巡检、手动记录数据、现场调节参数。这种模式不仅效率低下,还存在三大致命问题:
故障发现滞后:空调设备出现冷媒泄漏、传感器失灵等故障时,往往要等到影响生产或员工投诉时才会被发现,此时维修成本和停产损失已不可避免。
参数调节盲目:不同车间的生产工艺对温湿度要求不同(如电子车间要求湿度≤60%,焊接车间要求温度≤30℃),但传统运维很难做到精准调节,要么过度制冷 / 制热造成能耗浪费,要么调节不足影响生产环境。
人力成本高企:一个中等规模的工厂,仅空调运维就需要配备 2~3 名专职人员,每年人力成本支出超过 10 万元。
我们的解决方案:AS390+AC618 的 “远程运维 + 智能预警”
AS390 数据网关:作为整个系统的 “神经中枢”,它支持全网通 GPRS 多数据中心同步传输,能将 HMB、AC618、FT 系列等所有设备的运行数据(如能耗、温湿度、设备状态等)实时采集并上传至云端。工厂运维人员只需在办公室登录云平台,就能一目了然地查看所有区域的空调运行情况,实现 “足不出户掌握全局”。
AC618 温控器:具备强大的故障自检功能,当出现阀门卡滞、传感器断线、电源异常等问题时,会立即输出报警信号并在屏幕显示故障代码。这些报警信息通过 AS390 网关同步至云端后,运维人员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提醒,及时安排维修,将故障损失降到最低。同时,AC618 的 ±0.1℃控温精度和温度偏差校准功能,能确保车间温湿度始终维持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,既保证生产质量,又避免过度调节的能耗浪费。
某电子元件工厂引入这套运维方案后,撤销了专职空调运维岗位,通过云端远程管理,由电工兼职处理简单故障,复杂问题则由厂家远程协助解决。仅此一项,每年就节省人力成本 8 万元,且设备故障响应时间从原来的平均 4 小时缩短至 30 分钟以内,极大提升了工厂的生产稳定性。

一提到空调节能改造,很多工厂负责人首先想到的就是 “破墙改线”“重建弱电柜”“停产施工”。传统改造方案不仅施工周期长(通常需要数周甚至数月),还会对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,而且投入成本高(动辄数十万元)、回报周期长(往往需要 2~3 年),让很多企业犹豫不决。
我们的解决方案:全系列产品的 “即装即用 + 无缝兼容”
安装便捷性:HMB 系列采用 DC5V 低功耗设计,安装时无需改动工厂原有电路;FT 系列支持插座式(FT20)和分离式(FT10)安装,一个熟练工人一天就能完成 1000㎡区域的改造;AC618 温控器的 86×86×10mm 小巧尺寸,可直接替换原有普通温控器,实现 “即装即用”。
系统兼容性:无论是老旧的传统空调设备,还是不同品牌的新设备,我们的产品都能通过 Modbus、JSON 等协议实现无缝兼容。工厂无需拆除原有设备,只需增加或更换末端的传感器、控制器,就能接入智能节能系统,最大限度保护企业的既有投资。
可迁移性:所有设备在工厂产线调整或搬迁时,均可拆除并在新场地重新安装使用,避免了 “改造一次就报废” 的资源浪费。
某制药厂的原料仓储区实施改造时,仅用 1 天时间就完成了 1500㎡区域的设备安装,整个过程未影响原料的正常存储。改造后,仓储区的温湿度控制精度提升至 ±0.5℃,原料损耗率降低 15%,空调电费减少 28%,6 个月内就实现了投资回报。
二、方案适配策略:按需定制,让每类工厂都能找到最优解
不同规模、不同行业的工厂,在空调节能改造上的需求差异显著:小型工厂关注 “低成本快速落地”,中型工厂侧重 “平衡节能效果与投入成本”,大型工厂则追求 “全场景覆盖与数字化升级”。基于此,我们针对三类典型工厂场景,制定了差异化的方案适配策略,确保方案 “精准匹配需求,效果落地可见”。
1、小型工厂(5000㎡以下,年空调电费≤50 万元):基础节能套餐,低成本快速见效

核心需求:
适配方案:HMB01-4G + FT20 基础组合
适配行业:
小型机械加工厂、食品加工厂、小型电子装配厂等。
2、中型工厂(5000-20000㎡,年空调电费 50-200 万元):标准节能套餐,平衡效果与成本

核心需求:
适配方案:HMB+FT 系列 + AC618 标准组合
适配行业:
中型汽车零部件厂、电子元件厂、制药厂(非 GMP 区域)、包装厂等。
1.ft10及ft20分体空调控制器

2、hmb毫米波传感器

3、ac390数据网关



为了让您更直观地感受这套方案的落地效果,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标杆案例 —— 某年营收 5 亿元的机械制造工厂的空调节能改造全过程。
该工厂拥有 3 个生产车间、2 个原料仓库和 1 个办公区,总空调面积约 20000㎡,此前每年空调电费支出约 120 万元,运维人员 3 名,年人力成本 12 万元。但因空调能耗失控和运维滞后,还时常出现车间温度过高导致设备故障、原料因湿度超标变质的情况,隐性损失难以估量。
第 1 天:完成 AS390 数据网关的安装与调试,实现与工厂现有网络的对接,为后续数据传输奠定基础。
第 2-3 天:在生产车间安装 HMB01-4G 控制器和人体存在传感器,在仓库安装 AC618 温控器和温湿度传感器,在办公区安装 FT20 控制器和窗磁传感器。所有设备均采用即装即用模式,未对工厂电路和建筑结构进行任何改动,生产全程正常进行。
第 4-5 天:完成 FT10 控制器与车间三相空调、设备 PLC 的联动调试,实现设备停机时空调自动节能。
第 6-7 天:进行系统联调与参数配置,将各区域的温湿度阈值、感应半径、节能模式等参数设置完毕,同时对工厂运维人员进行简单培训,使其掌握云端管理平台的基本操作。
能耗直降 38%:改造后首月空调电费支出从原来的 10 万元降至 6.2 万元,三个月累计节省电费 11.4 万元。按此趋势,全年空调电费可控制在 74.4 万元以内,年节省电费 45.6 万元。
运维成本归零:原 3 名运维人员转岗至生产一线,每年节省人力成本 12 万元,且通过 AS390 的云端告警功能,空调故障响应时间从平均 4 小时缩短至 30 分钟,设备故障率降低 60%。
隐性损失消除:原料仓储区的温湿度控制精度提升至 ±0.5℃,原料损耗率从原来的 3% 降至 0.5%,每年减少原料损失约 20 万元;车间设备因温度过高导致的故障次数从每月 2 次降至每季度 1 次,减少停产损失约 15 万元。
除了直接的成本节约,这套智能空调节能方案还为该工厂带来了三大长期价值:
数据驱动决策:通过 AS390 网关采集的海量数据,工厂管理层能清晰看到各区域的空调能耗分布、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,为后续的产线布局优化、设备能效提升提供了数据支撑。
ESG 竞争力提升:每年减少的 45.6 万度电,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455 吨,这一成果被纳入工厂的 ESG 报告后,显著提升了其在供应链中的绿色竞争力,成功中标某知名车企的绿色供应商项目。
技术可扩展性:该系统预留了丰富的接口,未来可轻松接入工厂的其他能耗设备(如照明、动力系统),实现全厂的数字化能源管理,为工厂的智能化转型铺平道路。

在全球 “双碳” 目标的大背景下,工厂的节能改造已不再是单一的成本优化行为,而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选择。我们的智能控制矩阵,不仅能解决空调节能的痛点,更能成为工厂数字化、绿色化转型的 “入口”。
想象一下,当您的工厂实现了空调的智能控制后,下一步可以将照明系统接入,实现 “人来灯亮、人走灯灭”;再下一步可以对接动力设备,实现能耗的动态调配…… 最终,一个全流程数字化、绿色化的智能工厂将应运而生。
现在,就从空调节能这一步开始,让我们一起携手,将您的工厂打造成行业内的绿色标杆,在节能降本的同时,赢得未来市场的青睐。别再犹豫,立即行动,让每一次空调的启停都成为您迈向绿色未来的坚实步伐!